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- 第14章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仿佛过了一个世纪,秋华年被人推醒,睁开眼看见村长的大儿媳,孟圆菱的姑姑孟福月。

    孟福月和秋华年不熟,但知道自家堂兄的小哥儿和秋华年交好,也知道公公对这家人比较看重,所以态度很好。

    “我想找族长说件事,刚才敲门没人应,所以在外面了等一会儿。”

    “我公公去田头看今年地里的土了,过一会儿就回来。”

    孟福月招呼他,“你先和我进屋坐一会儿,今天是云成去县学读书的日子,家里大多数人都跟着进城玩去了,我留下看门,刚才去园子里取了点柴,没听见你敲门。”

    “云成要考童生了?”秋华年问。

    读书人通过县试和府试后便可称为童生,再往上通过院试,就成了秀才,有了最低等的功名。

    秀才又叫生员,可以见县官不拜,排名靠前的禀生每月还能领米。

    在县试、府试、院试中都考中案首,被称为“小三元”。

    县学只有童生和秀才能在里面免费读书,其他人想进去不仅要禀生作保,还要缴纳不菲的束脩,所以只有快考童生的人才会花钱进去学上几个月,相当于最后冲刺。

    “孙秀才说云成的学问可以试一试了,先考童生,在县学里学个几年,再往上继续考。”

    孙秀才就是在清福镇办私塾的那个老秀才,云成之前一直在那里读书,据说秋华年的便宜丈夫也是他启蒙的。

    “云成年少老成,是个读书的好苗子。”秋华年夸到。

    “我公公也这么说。”孟福月笑得开心了许多。

    云成是族长的长子长孙,族长在他身上压了很大的期望,希望家中能出一个真正有功名的读书人。

    孟福月想到什么,你来我往地笑着恭维,“不过和你男人十岁就中了童生比,他还差的远呢。”

    秋华年脸都笑僵了。

    这个称呼是过不去了。

    孟福月给秋华年倒了水,两人聊了一会儿后,族长拄着拐棍回来了。

    “华哥儿?你遇上什么难事了?”族长没想到会在家里看见秋华年。

    “想请您帮一个忙,是好事。”秋华年说着打开篮子,“这是我自己做的高粱饴,族长您尝尝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糖比麦芽糖还好吃,华哥儿说一条才卖一文钱呢。”刚才已经尝过的孟福月在旁边补充。

    高粱饴?一文钱?

    族长牙不太好,不爱吃糖,他拿到手里一看,发现这种糖既不硬也不粘牙,才塞进嘴里尝了一口。

    有粮食的醇香,有甜菜根的清甜,一点涩味都没有,反而甘润软糯。

    族长眼睛微亮,他是尝过县城的酒楼和点心铺子,甚至在县令府上吃过饭的,华哥儿做的这种糖,就算摆在县里也不差什么。


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!

【1】【2】

添加书签

站长有话要说
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">